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改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时间:2017-09-06    0次浏览    来源:

 

一、前言································································· 2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二、改革目标·························································· 3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三、改革任务与举措················································· 5

(一)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高学校治理能力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卓越师资队伍

(四)创新学科建设机制,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五)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教育国际化

(七)完善条件支撑体系,提高保障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37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争取上级支持

(三)注重宣传引导

(四)加强党建保证

(五)明确工作任务

(六)强化监督管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战略部署,按照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编制和报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同步提升治理能力、办学水平和师生幸福感,更加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快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当前,谋划长远

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深入分析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谋划学校事业发展的近期改革举措和长期发展的战略定位。

2.目标引领,问题导向

树立标杆,建立可行的改革发展目标,找准影响改革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并最终达到预定的改革目标。

3.顶层设计,特色发展

引用系统论的思想,科学设计学校事业系统的顶层结构。清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等四大功能的结构体系。以特色发展为先导,实施系列配套改革。

4.全面推进,突出绩效

整体部署、统一规划,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确保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等全方面的改革稳步有序地推进。要不断总结改革经验、定期评估改革绩效,要以学校发展的绩效和师生满意度来衡量学校改革的实际效果。

二、改革目标

(一) 总体目标

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 具体目标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平安和谐、生态文明和“两型”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学文化和“中南林科大”精神进一步彰显;与现代大学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建立高效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基本建立与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

2.实施学科引领

通过教育综合改革,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科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林业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理工和人文、社会学科在若干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争取有1-2个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1%5-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6-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30名。

3.实施人才强校

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集中精力加大投入建设2-3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为一体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启动院士工程,形成一支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芙蓉学者”和“树人学者”等高端人才为核心的“引领”团队。建设与学校地位相适应、规模与同类高校基本相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4.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向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转变,若干关键指标进入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十三五”期间,科研项目经费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SCIEISSCICS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保持逐年增长,特别是ESI高被引论文要有重大突破。争取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

5.实施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类型进一步扩大,教育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国际教育对全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明显加强。到2020年,引进/聘请海外教师和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兼职累计200人次左右。来华交流(交换)生人数累计达到200人次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在校生比例达到学生总人数的1%左右。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

三、改革任务与举措

(一) 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高学校治理能力。

1.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构建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健全学校领导班子工作规则和会议管理办法。优化各类议事协调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议事决策质量,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2.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以学校章程为依据,构建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根据需要调整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完善学术权力运行体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职权。组建成立学校理事会,充分吸纳政府、企业、校友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师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力。建立校友文化,挖掘校友资源,推进多层面校友会工作体系建设,完善校友服务机制和校友反哺学校事业发展机制。

3.优化学校机构设置

根据完善学校“四大功能”的要求,制定学校机构改革方案。要根据精简机构和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创造条件调整和优化学校内部机构。要按照大部制改革思路,要进一步理顺学院与学科的关系,要根据优势特色学科群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步实现相关学院和学科的整合。探索学校理事会参与的学校管理机制,强化其在学校办学中的参与、支持、咨询作用。以理事会为纽带,探索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新模式。加速提升机关部门的谋划运作、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及综合服务能力,最终形成学校核心业务管理部门、服务保障系统与学部(拟建)、学院相互协调、运行有序的管理体系。

4.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改进学院工作的能动性

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学院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提升学院的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改革学院财务预算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任期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任期经费预算制度。建立以人员岗位聘任和薪酬分配为核心的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机制。按照责权利相匹配原则,厘清学校与学院的事权边界,建立学院管理“负面清单”机制。通过完善学院议事决策机制、改革学院干部任用制度、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等配套措施,达到放权与监管同步推进,强化学院的主体责任意识。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的根本转变。

5.实施学院分类管理、主动推进改革和发展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目标和功能实现的需要,对学院逐步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根据各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实际动态水平,将学院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种动态类型。建立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分别对不同类型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教育国际化等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并按照不同分类进行相应的考核和资源配置。使学院主动明确办学目标,自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6.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

严格按照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培养与考核机制。坚持“五好”干部标准,突出工作实绩、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要求。探索实施学校管理干部的职员制和任期制,加速推进管理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和能出能进机制。继续推进干部轮岗制,任用干部要重视基层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以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实绩、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年度考评办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评价考核制度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管理生态。

(二)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强化学风、教风和师德建设

以教风、学风建设为先导,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强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教学行为规范等系列考评制度,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8.深化招生就业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

强化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职责,深入实施阳光招生政策完善本科招生选拔机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一部署,逐步形成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评价多元选拔机制。改革招生录取和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相适应的招生名额分配制度,创新招生工作思路,公平、公正、科学选拔学生,全面提升生源质量。

建立专业评估长效机制和招生预警机制,动态调整招生专业;遴选2-3个学院试点推行大类招生,采取分段(1.5+2.5)培养模式,前1.5年打通培养,后2.5年分类培养;制定分类别招生选拔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完善艺体类专业招生办法。

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进一步扩大学院对研究生招生选拔的自主权;加大研究生选拔过程中对学生学术志趣、学术能力、学术潜力的考察;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申请-审核制;进一步改革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挂钩的招生指标分配制度,建立研究生招生指标动态调节制度,实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申请制;完善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复试选拔制度,强化复试选拔功能。

推进就业管理体系改革,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就业工作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校内外单位联动的就业协作交流机制,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就业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管理体系。

    把学生职业发展指导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自主选择人生发展目标;制订并实施本科生、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方案,注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价值引导,探索职业发展质量测评机制。

持续跟踪支持毕业生人生发展,逐步构建校友终身学习服务平台、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强化校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实施弹性学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建立并逐步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9.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

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色,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弹性、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全面梳理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知识结构,强化基础课程的主体和核心作用,加大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根据专业需求由专业自主确定各课程模块;培养方案实施前聘请第三方同行专家对其进行审核;实施专业学科及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一批课程教学团队,明确课程所承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考核、考试方式改革。构建开放、互动、灵活多样、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和教学场地全开放;开展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形式灵活气氛融洽的教学模式;推广应用“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丰富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教学资源;大力推进“MOOC”、“SPOC”、“翻转课堂”等课程建成和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小班教学。依托课程中心,推进课程学习网站开发与建设,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推动探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重点引进、建设基于学生兴趣和特色鲜明的课程。建设并推广与国际接轨的学生数字化管理系统、教学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化资源利用信息系统(BLACKBOARD系统)。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取消补考和重修,实行跟读和单元考试及月考制度,注重过程考核。根据课程类型、内容及特点,确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采用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型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

根据个性化培养要求,推进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面向高年级学生探索开设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等“虚拟”班级。

建立本科生领导力培养计划。实施暑期课程项目,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师、企业家暑期来校为本科生授课,探索试行小学期制度。

10.推进本科生培养机制改革

建立完善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机制。提高学生转专业的自由度,扩大学生的选科、选课、选时自由度。探索建立学生申请课程免听等自主学习模式。在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拓展自主学习通道,不断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自主选择成长方式。

11.推进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建立实践教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筑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的校外实践基地,搭建能力训练、技术研发、现场教学、生活保障四位一体基地建设平台。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与内涵,突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与互惠共赢模式,建立并实施基地导师选聘制度。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和校级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统筹实践资源,进一步完善机制和政策,打通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的融通渠道,实现科研与教学资源的互促共享。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发挥学校志愿文化品牌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类实验室全部向本科生开放,科研类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层次逐步向本科生开放,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和保障措施,增加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投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开放实验,积极推动本科生早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强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深化毕业设计(论文)各项改革。不断探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新模式,鼓励跨学科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和校企导师联合指导。提倡毕业设计(论文)与国家需要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全面实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术诚信检测,严把质量关。

12.加大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改革

坚持“文理渗透、通专平衡”,将通识教育有机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形成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大力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扩大通识课底盘,增加通识课程选修比例。鼓励教师开设跨学科课程、学科前沿课程、科研案例课程、创新创业课程。

贯通本研教育。本科生教育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研究生教育坚持高层次专门化教育。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在各学习阶段的衔接。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统筹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体系,推进本研课程衔接,向学有余力的高年级本科生开放研究生课程。建立在优势特色品牌专业,试点本科专业前沿核心课程“一定学分数”带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制度。

13.推进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改革

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从技术层面促进现有评教体系的功能拓展;提供横向、纵向以及全方位数据统计结果,既为教师提供自身发展的基本依据,又为学生提供学校教育资源的客观评价;加强过程评价管理,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

完善学生自身发展评价体系。由在校生全程跟踪评价、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毕业半年后调查)和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评价(毕业三年后调查)构成。在此基础上,建设学生个人发展基础数据库,集成各种评价数据,为人才培养提供反馈和依据。

完善教师教学发展的激励机制。了解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教师对教学环境与条件的评价,明确教师的职业目标和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加强教师培训,根据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发展需求,实施分类管理和评聘,为教师个人发展提供不同的通道。

加强校院审核评估。以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学院、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优化校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控。立足本校实际,以审核评估机构提出的评估范围和基准为指导框架,建立一年一次的学院审核评估质量保障制度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14.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学术学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本--博”、“硕-博”不同阶段,促进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突出科研方法的系统训练,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完善专业学位高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学位授予条件;建立与企业行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完善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充分发掘校外资源,遴选建设一批稳定优质的实践基地。推进校所、校企、校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

    重视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以学院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改进、优化机制,推动研究生课程学习改革。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语言写作类、学科群实验技术类、研究方法与学术案例课程建设与改革。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类、设计类、规范与质量标准类、案例类课程建设。推进实施研究性、互动性、实战式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课程任课教师资格认定与审核工作。

    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激励学习志趣,挖掘创新潜能;研究制订配套政策,支持研究生为完成高水平研究适当延期毕业;建立研究生创新项目配置、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引导研究生投身科技创新、产出创新成果的长效机制。

15.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分类评价,加强质量监督。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制度。以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为基础分类建立健全相应的博士、硕士学位标准(基本要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学位点公用数据查询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比较分析,做好学位授权点审核申报和合格评估工作。健全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与评价机制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加强研究生过程管理。进一步改革研究生管理模式,发挥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独立性,利用学术活动、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全面育人。

16.健全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

破除研究生导师终身制,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推进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和集体指导制;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校所、校企双导师制度与跨学科、跨单位导师小组联合指导制。完善研究生和导师互选机制,尊重导师和学生选择权。吸收导师代表参与重大改革、重大事项的论证、决策。

17.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将国际化培养环节列入各类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项目质量,积极推进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建设联合实验室。积极创办双边或多边学术论坛、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品牌,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加大公派出国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力度。推进全英文、国际化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力争每个本科专业建设并开设1-2门全英文课程,大力建设研究生全英文课程。积极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全面加强留学研究生培养管理。支持各学科邀请国(境)外知名专家来校讲课、讲学,开展博士学位论文国际专家评审试点。设立学生国外访学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出国学术交流。

18.建立“双创智库”,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当前国家提倡的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成立创业学院,建立包括企业家导师在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智库”。对条件成熟的休学创业学生进行扶持与指导,出台创业成果认定和学分转化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建设优秀校友创业案例课。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建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立逐级递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统筹校内各创新创业基金的申报和创新活动的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评估指标。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定期向社会发布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探索建立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

19.构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实施“铸魂工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重视并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师、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等学工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有”教师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制度轨道。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强化教师作为品德之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掌握和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力。着力建好学校“一网三微”,培养建立高素质网评员队伍,引领正面舆论,传播正能量。严格学术纪律,加强对课程教学、各类报告会、学生社团组织的管控,正确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卓越师资队伍。

20建立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模式改革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组建国家级、省级及校级集教学、科研和学科于一体的“三合一”团队。进一步加大对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培育及引进力度。全面实施青年人才、高端人才和顶尖人才等三类人才工程建设,以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带动团队建设。打破学院、学科壁垒,组建一批以顶尖人才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重要支撑,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有国外知名学者加盟或合作的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长期稳定的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制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暂行办法》,不断完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的选拔和培养政策。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研究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团队。

21.建立健全基于贡献率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健全编制岗位核定制度。制定学校编制岗位核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结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合理规划和核定不同机构、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人员编制规模和岗位总量结构,科学配置流动编制和机动岗位。根据各单位完成事业发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目标任务的贡献率,建立编制和岗位的调节机制和奖励机制。

22.健全和完善岗位分类管理制度

教师岗位按照学科领域确定岗位高聘条件和岗位职责。坚持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强化对教学质量的具体要求,构建兼顾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多元分类评价体系。

增设“专职科研岗位”和“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岗位”,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非教师专业技术队伍与身份职责相一致的晋升和考核评价办法,确保师德师风好、专业能力强、爱岗敬业、业绩突出的人员能得到发展和肯定。

科学制定管理与服务岗位考核与晋升制度。明确职员职级与专业技术职务级别间的对应关系。以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依据科学核定管理岗位编制,加强工作过程的监督与评价,提升管理服务工作绩效。

23.推行全员聘用制度改革

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和绩效考核。各级各类岗位逐步实行校内外、国内外公开招聘,坚持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适度流动,进一步优化学缘结构和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特别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按照“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逐步实现教职工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在新聘教师中实行教职预备制度,实现“非升即走”。对其他新进校人员,实现“非聘即走”。对现有事业编制教师等存量人员实行“非升即转”“高职低聘”等措施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工作绩效。

进一步明确学校各类各级岗位职责,将体现学校、学院事业发展目标的主要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严格岗位聘期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转岗分流的聘任机制。打破岗位聘任“终身制”,实施“预聘-长聘”制度。

建立非事业编制用人机制,实行合同聘用管理;完善各类用工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用工机制,降低用工风险。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人员退出机制。

24建立健全基于绩效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造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合理确定基础性绩效与奖励性绩效结构比例,完善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积极探索协议薪酬制、项目薪酬制、团队薪酬制等多元化分配形式。建立健全薪酬调整机制,保持薪酬待遇的持续竞争力,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薪酬。

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岗位教师工作差异性,结合科研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完善学校奖励办法,实行校院两级奖励制度。加强公共课、基础课教学补贴投入,保障教学系列教师的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25.建立师资博士后制度

对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当年拟引进的应届博士达到人才引进优秀标准者,应以师资博士后身份进站考察2年,考核优秀者,正式聘用到教师岗位。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学校副高职称薪酬标准的支持模式。

26.推进职员制度改革

区分决策辅助、行政执行、一般事务等不同职责,在优化管理流程的基础上,确定岗位职责,分类设置不同层级职员岗位,并完善任职标准和考核办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科学确定六级及以上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健全职员正常晋升机制,完善职员与职级相结合、职员与职称相结合的管理政策。科学设计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道路,进一步拓宽职员晋升通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队伍。

建立优秀管理工作者评选和奖励制度。建立职员与专业技术人员收入协调制度。建立职员岗位目标年度考核制度,把年度考核结果与职员晋升挂钩。

27.完善引才聚才育才机制

强化人才工作顶层设计,以建设国内一流学科需求为导向,围绕重点学科领域,明确支撑学科方向,实施“卓越人才建设工程”、“高端人才建设工程”和“青年人才建设工程”。坚定不移地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加大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拓展国内外引才的范围和渠道,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博士、博士后来校工作。

在学术委员会属下建立校院两级人才招聘委员会,在部分学科方向试点设立专门的人才招聘委员会,分层负责不同层次人才招聘规划、引进标准审定和引进人才学术评价。学院和试点学科方向的人才招聘委员会由教授组成,招聘委员会主任实行轮换制。逐步引入国际评价机制,增强对人才学术评价的准确性。

以“学科急需、追求卓越”为出发点,围绕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院士等杰出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杰出学科带头人计划、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讲座教授特聘计划、青年英才计划和青年骨干培养计划,构建分阶段、分层次人才培育支持体系。

围绕重大项目或公用平台,引进和培养并举,打通专职科研岗和实验技术岗的互通渠道。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成本独立核算运营模式、聘用制用人体制,按需设岗、以岗聘人、以事养人,以服务性收入聘用平台公共服务人员。

完善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制定柔性引进人才奖励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协议工资外,给予一定绩效奖励。试点实施引进人才“期权”奖励制度,结合考核目标分段支付奖励。不断完善引进人才评估制度,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设定人才评估期限、评估内容和评估方式。引导、支持优秀人才从事原创性研究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长期研究,以便于产出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完善人才支持政策,对绩效贡献突出、评估优秀的人才,加大后续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人才退出制度。

建立持续、稳定和全程化重点支持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逐步探索基于团队的考核办法。积极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培育和建设,着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力度。完善学科带头人津贴资助政策。设立“人才特区”,把人才特区与团队建设紧密结合,为人才特区提供充足的发展资源和管理自主权。

28.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针对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性质、要求和考核侧重内容,分类制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建立教师通过代表性成果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机制;建立专业技术职务破格或直聘机制,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9.建立教职工职业发展制度

构建学习、考核、岗位聘用紧密联系的教职工职业发展制度。建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终身培养机制,设立师资培养专项基金,实现“学校-学院-学科”三级联动培养。不断优化调整学校人才队伍、师资培养计划,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内容。逐步推行学术年假制度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等制度。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以各种形式出国交流、访学,师从世界一流高校的一流学者,开阔学术视野。实施“实验技术队伍提升计划”,建设结构优化、能力提升、服务优质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

30.推进干部选任考核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根据选任制、委任制的不同特点,探索基于分类管理的不同岗位干部选拔与任用办法。坚持干部任期考核制度,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基层干部与机关干部、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的交流任职力度。注重青年干部的多岗位培养与锻炼,鼓励科级干部在单位内部和不同单位间的轮岗交流。坚持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方法。完善干部轮岗转岗制度,拓宽干部分流渠道,建立渠道畅通、能上能下的分流机制。鼓励管理干部与专职教师的流动。

(四) 创新学科建设机制,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31.明晰学科发展思路

推动各学科根据自身情况,树立“强特色、争一流、谋跨越”的建设理念。坚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平台建设为先导,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遵循“立好标杆、补齐短板、坚持特色、重点突破”的建设路径,加快以农林学科、环境与生态科学和材料学科为主导的国际一流学科群建设。要逐步建成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且相互支撑的学科生态系统。要加快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接的应用学科建设,特别要重点建设与之相关的基础学科。要加快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建设发展步伐,提升学校学科整体竞争力。

32.完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优势特色学科按照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作好学科结构的顶层设计,要在重点学科领域和关键科学研究方向实施重点突破。要根据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及人才的社会需求合理规划学校的学科布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布局理念。学校要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深入研究全校的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学科建设相关管理政策和办法,组织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项目实施与检查、绩效评估及验收。

学院全面负责所在单位学科的建设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要依托学院的学术委员会组织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负责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审核与监督,协助学校做好学科建设的检查与评估等。要尽快完善学院院长为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人机制。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学院与学科的关系,特别要厘清学科归属,明确学科牵头单位的主体责任。

要进一步改革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负责人遴选办法。根据管理权限下移的管理理念,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负责人要由各学院根据各学科梯队成员中的动态学术水平、科学研究成果、学术声誉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分后择优产生。要建立学科建设绩效考核机制,要以学科建设的绩效作为考评和动态调整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负责人的主要依据。

33.健全分类、分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与评价机制

根据我校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农业(包含林学)科学学科、环境与生态学学科以及材料科学学科等为主体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以林学、林业工程、生态学、生物学和风景园林学等学科为主体的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对象;以林学、林业工程、生态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主体的省内一流学科建设对象;以法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为校内学科布局急需发展学科。要根据上述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科构架,分别树立不同的建设目标、进行相适应的配套建设和建立相适应的分类考核标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在国内的领先优势,要在关键科学研究领域和重要学科研究方向实现重大突破,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对象,要瞄准国内、国际学科前沿,集聚高水平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学科的竞争力,使之整体跻身国内排名前30%,且保持其特色方向国内领先、部分学科方向国际先进;校内急需发展学科,要瞄准国内高水平学科,加快发展,在局部实现率先超越和突破。要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加快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使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要努力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要继续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类别,特别要尽快实现专业学位博士点零的突破。

强调依据学科发展战略目标和不同学科特点,突出增量考核,加强学科建设过程管理,强化投入产出分析。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把学校评价、学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社会评价、国际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评估结果作为学科建设资源分配的基础和依据,增强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发展的指导性。

34.建立学科特区,实施“高原见峰”计划

要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在现有的特色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打造一批高峰学科点和若干高峰学科方向,形成一批高峰学科群。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个性化支持,建立学科特区,保障学科发展需要。发挥优势学科带动作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

35.推进优势学科群链工程建设

树立大学科观,聚集多学科力量,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以学术成果综合影响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度为标准规划学科群。形成学科与科学研究一体化、资源共享共用、绩效优先、重点建设的学科群工程建设机制,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根据ESI学科分类,我校应在农业科学(含林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等强相关性学科领域开展学科群建设。着力打造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集群和学科链。积极推动“农业科学学科群”、“环境与生态学学科群”、“材料科学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群”、“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质量安全学科群”以及“社会科学学科群”等六大学科群建设。发挥学科集群效益、充分释放学科发展潜力。

36.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建立本科专业预警系统与竞争淘汰机制,实施专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现代林业、环境生态产业体系,依托现有优势特色专业,培植交叉专业,新增特设专业。要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推动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特别要着力解决优势特色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不相协调的矛盾。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一流学科的前提是必须能培养一流的人才。

以农林生态等优势学科为重点,加大特色学科共性创新平台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工、理、文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带动学科整体发展,打造学科高峰,提高学科发展核心竞争力。

37.要加强学科评估,强化绩效考核

学校所有学科均须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学校要以评估结果作为学位点动态调整、经费投入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要逐步支持、引导优势特色学科参与国际评估。引入国际评估指标,结合国情校情,探索建立学科国际评估机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探索建立以国际评估和国内评估结果相结合的学科绩效考核机制。

(五)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38.完善科研组织结构体系,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建立一批目标导向明确的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形成跨学科、跨单位、跨学院的科技创新团队。所有科研机构和团队,建立基于任务导向与目标考核的动态调整、竞争淘汰机制。形成层次明晰、任务明确、能进能出的科研组织模式。“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地新组建若干个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协同创新中心,使其成为学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特区和示范,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39.建立科学的科技评价与激励机制

按照学校不同学科特性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特点,建立以突出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以原创性高水平论文或创新成果为主要考评指标;应用研究以研发的品种、技术、专利等成果为主要考评指标;技术推广以社会服务效益为主要考评指标。创新科技评价机制,在发挥学术委员会评价基础上,引进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价。将科技评价与资源配置、科技奖励紧密结合,建立以科研任务、产出质量、绩效评价为基础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制定与学校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研激励政策,对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重大成果、高水平论文等予以重奖。

40.规范科技项目与经费管理

遵循法规,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兼顾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科研项目立项预算管理,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的监督、约束和违规处罚机制。依照国家政策,推行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与补偿制,增加经费使用自主权,更好适应科研活动规律和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科研管理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发挥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执行过程的全程跟踪与监督管理作用。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41.实施卓越科技创新工程

实施包含“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培育工程,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工程,标志性成果培育工程以及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培育工程”等四大工程在内的卓越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科研活动全成本核算机制,完善科研创新团队的引导机制。

42.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绿色智库”

根据“美丽中国”,“绿色湖南”的战略决策及《绿色湖南建设纲要》,以湖南省绿色研究院为依托,以研究团队建设为基础,以绿色标本馆为载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以成果转化为支撑,着重围绕湖南绿色自然的保护与提质、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管理、绿色发展的国际比较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学校面向社会服务的新高地,使学校成为湖南绿色发展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43.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

引领和营造重视学术成就、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围绕国家和省市科技奖励的申报要求和特点,针对学校重点发展学科领域,开展成果的培育工作;通过积极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孵化工作,促进政府购买服务,力争形成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成果。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与技术、经济林产业、林业生物产业、森林健康产业、粮食深加工、生态文明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好地服务社会。举全校之力建设“人才智库”、“绿色智库”及“双创智库”三个智库,成立创业学院,为我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以及服务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六)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教育国际化。

44.推进教育国际化,培养一流人才

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建立能辐射校本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坚持以国际视野审视谋划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整合校内国际教育资源,归口职能部门统一协调管理。以中外合作办学为载体,深化教育、科技和学术交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按照学校优先发展学科及其学科群布局要求,通过在国际课程体系、基础设施、学生能力培养及师资水平国际化等方面的重点建设,为学校争创一流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逐步建立详细的教育国际化规划、完整的实施机构、功能完善的示范区、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学生群体、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较高层次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资源互享工作。充分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全英文教学,采取灵活机制聘请国外优秀教师暑期为学生集中授课。创新学生海外访学机制,不断扩大访学规模。进一步推进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特别要重点推进研究生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

45.成立“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心”

成立“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心”,使之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基地、交流展示平台和文化体验社区。以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以建设孔子学院为基点,筹建“中非”、“中亚”以及“中美”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基地),使之成为教育国际化的桥梁和纽带、不同文明包容借鉴的示范区。

46.提升国际科技合作能力

整合学校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管理职能,加强和拓展与国内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机构联系,拓宽双边及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申报渠道。加强与世界著名科教机构建立高水平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鼓励学院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加大实施高层次海外引智计划,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团队与我校开展合作研究。鼓励、支持优秀人才到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47.改革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招生培养机制

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契机,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与中非、中亚以及中美各国合作交流,开辟更多的优质留学生生源基地。创新留学生招生机制,加大优秀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支持力度,加快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理顺留学生培养与管理体制,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和层次。

(七) 完善条件支撑体系,提高保障服务水平。

48.加强支撑保障服务体系规划与标准建设

改革预算管理的模式、优化预算编制的方法;完善财务制度建设、增强财务管理执行力;创新会计服务机制,建设开放的财务网络服务平台,改善财务技术服务手段;加强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深化民主理财理念;加强审计监督与绩效考核、制定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简化程序,加强服务。统筹制定支撑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及安全、建筑、交通、绿化、水电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系列专项规划;实施规划管理,提高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建智慧校园;健全各类支撑保障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推进支撑保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49.建立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以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能为出发点,打破传统管理体制,推进资源优化布局,加快完善资源使用功能,实现开放式、精细化管理。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绩效目标为导向,改革学院经费预算,实现事权和财权的统一。加快高标准科教试验用地配套设施建设,实行合同化管理,强化退出机制;深化公用房有偿使用改革,建立腾退机制,促进高效利用;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运行机制,建设校院两级共享平台,加大开放力度;建立房产土地、图书情报、实验设备、能耗监控、基建修缮等数据的融合共享机制,促进支撑保障系统信息资源的综合协同服务;完善以贡献为导向的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资源的动态调整和合理利用。

50.推进服务保障社会化改革

强化成本与质量意识,发挥市场在服务保障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深化校内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资产分类管理,加强成本效益核算,推动资产的有偿使用,不断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建立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完善和细化校内已开放服务市场在安全、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监管;推动服务保障功能向校外延伸,开拓餐饮、物业、园林绿化等社会市场;引进优质企业参与校内服务,实施校内重点区域保洁、保安等服务社会化试点,推行部分大型设备、网络保障系统维护外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成员,加强对学校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研究教育综合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小组设办公室,挂靠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具体负责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和协调。

(二)争取上级支持

加强与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的联系沟通,请求其对学校改革工作给予指导。就学校改革中需要突破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现行管理政策的事项,及时汇报,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

(三)注重宣传引导

通过专题学习、交流座谈等形式,组织师生深入学习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深刻理解学校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并通过广泛宣传吸引广大校友及其他社会力量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为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加强党建保证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落实校院领导班子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综合改革中的组织保障作用。

(五)明确工作任务

对改革方案总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安排,落实责任领导、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执行进度,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六)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对改革任务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实施年度检查、评估和考核,及时掌握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将检查评估结果纳入各单位考核范畴。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096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