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教研究
中南林科大:理想·实干·超越
时间:2017-09-06    0次浏览    来源:

  党委书记  胡长清教授

  一、思想讨论之初衷 

  开展理想林科大大讨论活动,这是我到学校来之后的一个想法。你讲,我讲,大家都可以来讲一讲,你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什么样子,都来谈谈梦中情人。我在湘大工作15年,离开高校已经18年了。现在再次回到高校,就是希望能把我们学校办好。此前,省里领导嘱咐我,到了林科大,就要把这所学校办好,对此,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在想,把一所大学办好是大家的一个说法,将一所大学办成什么样才叫好?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个活动?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竞争激烈,新形势新要求下全国大学将面临综合改革、重新洗牌的过程,学校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变化。我在学校还可以工作八年,如果八年之内没有把学校建好,就错过了学校发展的最好机会。那怎么把学校建好?把学校建设成一个什么样子?这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子几个人的力量所能决定的,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通过广泛深入的研讨,得出一个让大多数人满意的答案,使学校的发展符合大家的期望。因此,我们在学校党委换届之前,花了一个月多月的时间,认真听取了与我们林科大有关的人,咱们自己人的希望和想法。这些宝贵的想法和建议,有些已经或正在实际工作中改进和落实,有些已经纳入学校党代会议题和十三五规划,可以指导我们今后几年的工作。 

  在讨论和倾听中,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已经促使我们形成了一些共识,我们明确了林科大应该办成什么样子,学校的办学定位、文化理念、优势特色及发展路径逐渐明朗和清晰起来。当然,有些想法和建议或许会有矛盾,有些是我们做不到的,没关系,至少我们在思考,在齐心协力把大学往正确的方向去办,争取达到最高目标,不行还有次要目标,第三目标,一层层向前。 

  二、理想大学之印记 

  (一)大学是什么? 

  重回高校,各方面的殷切期待,促使我重新思考:大学是什么,大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梦想中的林科大是什么样的? 

  教育大家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他心中,大学是学术的象牙塔。美国著名的思想家艾伦·布鲁姆认为,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在他心中,大学是思想的源泉、国家的智库。我觉得,当代大学,是滋养人文精神、培育青年英才的殿堂,是一个出思想、出技术、出人才的地方,她既服务与连接着现实世界,又坚守着大学的精神守望。 

  (二)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大学,作为引领民族精神的高地,在我心里是神圣和令人敬仰的,她不能被庸俗化。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应该具有自由之思考,理性之选择的大学精神内核;应该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风骨、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 

  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有着大学共有的精神守望和道德坚守,有着所在大学独有的人文气质和大学精神;她既具仰望星空的高度,又具脚踏实地的实干;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气息浓厚,建筑风格别致,环境干净优雅。 

  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大师云集、思想深邃、成果丰富、人才辈出;师生不偏见、不功利,眼界开阔、灵魂干净;她有着论坛上指点江山的意气,林中湖畔坚持晨读的身影,图书馆灯火通明的阑珊,思辨中巧言善思的机敏,运动场上龙腾虎跃的朝气……这些,构成了我心中理想大学的完美印记。 

  (三)心目中的理想林科大 

  刚到学校时,在校园内走了走,转了转。坦率地说,学校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心目中的林科大应该是:敬、净、静是对知识、师德的敬仰,师道尊严不仅是对教师尊重,还有教师自己对师道本身、对师德的至高无上的崇敬,崇尚学术才能教好学生。是指教师必须有灵魂的纯净,灵魂不净的教师是培养不出纯洁的学生的。是指校园的静谧,大学不是农贸市场、不是商业场所,我想象的学校没有这么浮躁、热闹,她应该很安静,使人有沉下心来教书、读书、做学问的欲望。 

  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建筑应该很精致。我以前在耶鲁看过一个小院子,是他们的学生宿舍,看起来像是16世纪的建筑,但它实际上是70年代建造的。怎么建呢?他们把所有的建筑材料放到沙滩上,任海水冲刷、侵蚀,造就这种沧桑感。整个学校都是这样的精致、经典。我们学校还需要这样一些标志性建筑,需要在市内算得上有特色、有文化的景观。这样不断形成代际积累,不断增加学校的文化底蕴。 

  三、绿色时代林科大之责任、优势和作为 

  (一)责任和历史担当 

  在全球转轨中,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也面临着系统性的风险。未来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高等教育激烈竞争,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大学该何去何从?达尔文有句名言:最后存活的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对环境变化反应最快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此,学校要保持清醒认识。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作为中南地区有影响力的绿色高等学府,建设绿色湖南和绿色中国,中南林科大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也必将大有作为。根据党代会上的决议,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定位是建设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是林科大人继往开来、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理念与思路。 

  (二)特色和核心优势 

  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我们的特色在于学校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林业院校,是绿色高等学府,在农林生态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学校在生态学、森林旅游、经济林、风景园林、环境治理等相关生态林业学科领域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智力优势;在油茶、梨子、蓝莓、板栗等经济林栽培方面,在林业发展规划、果树栽培、粮食深加工、旅游景观设计、生态物流、生态城市等领域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经济学中有个短板理论,又称为木桶原理。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即补短。现在,我们更加看重长板理论,将长板做长。从另一角度考虑,站在社会和现实的视角看学校,在补短的同时,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取长,即找到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不断突出特色、扩大优势,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只有不断形成和增强学校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才能保持核心优势,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学校近六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业特色和优势,契合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主流趋势。林科大是全省、中南地区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战场,有强大的主力军,这些科研队伍和力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将时刻谨记大学的责任担当,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学科优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将学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三)作为和发展路径 

  八千里路云和月。未来学校的发展,将向着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朝以下方面务实努力。 

  第一,认清自我,专注成事。通过大讨论和学校党代会,我们认清了学校真正的自我,按照社会需要、百姓欢迎、能够做成的标准选择学校的发展定位。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寻找和整合社会资源,集中精力专注做好该做的事情。 

  第二,创新驱动,争创一流。中国必须创新才有出路,高校也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创建世界双一流,但是,我们学校至少可以在所在层次、所在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学校可以通过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思想、技术和战略方面搞好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绿色智库建设;可以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运用科技和智慧推进学校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发展。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顶层设计,丰富学校文化体系。大学的灵魂,在于大学精神;大学的精神,在于大学文化。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人文校园建设规划目标;要鼓励师生创作扩大学校影响的文化作品,丰富学校文化体系;要着力凝练、培育和弘扬中南林科大精神,形成中南林科大文化特质,不断增强师生及校友的凝聚力、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第四,实行精细化管理,降低学校运行成本。学校要合理节约资源,推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降低财务成本、能源成本,减少教学、科研、管理的时间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学校师生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进一步搞好工作和学习上。 

  第五,尊重学术科研,组建强有力的学科团队。学术科研必须尊重科学规律。我们要为学校学术科研工作者努力形成一种高效的激励机制,形成一种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的环境和小气候,为学校科研工作者撑起一片天。我们在向一流大学努力的征程中,要有一批一流的学科和专业,学校才会有竞争力。我们争取做到1015个一流专业,必须打造能够扩大学校影响,能提高学校声誉,能培养优秀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并且将我们的优势学科组合起来,组建一个个强有力的跨学科团队。我们要集中相当一部分资源打造好这样一些学科团队。 

  第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校领导团队建设。对于引领人类文明的当代高校来说,学校各级领导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自己的精神守望。真正支撑起一个团队的一定是共同的理想信念。我们的团队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相互包容、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凝聚在一起。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个团队出问题,一般是来源于很多细小的方面。中南林科大从近六十年的历史沧桑中走来,我们领导团队必须要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仰、良好的规则制度,做到讲道义、讲感情、讲原则,我们才会是有战斗力的团队,才能更好带领学校师生共同奋斗打拼,学校才会发展得更好。  

  历史应该是为新一代所不断超越的接力过程,才能保持文明常新,少年常在。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学校的地位,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师生的幸福水平,形成学校发展的代际积累。我们将以更长远的目光、更博大的胸怀和更坚决的勇气来处理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和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奋勇向前,朝着理想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096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中心技术支持